喜看“双节”长假山东临沂文旅新气象-新华网
山东频道 > 新闻 > 正文
2025 10/10 16:05:10
来源:大众日报

喜看“双节”长假山东临沂文旅新气象

字体:

  这个国庆中秋假期,山东省临沂市文旅市场一派繁荣景象。假期伊始便活力十足,首日21家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达46.33万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.6%;实现旅游收入3224.86万元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.08%。假期第三、四日,随着天气转晴,文旅市场攀上高峰,重点景区单日接待游客突破63万人次。中秋佳节更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,蒙童胜境在假期第六天单日接待突破12万人次。整个假期,全市152家A级景区几乎全部正常开放,琅琊古城、蒙童胜境、龟蒙景区等新兴与传统景区共同开启“人从众”模式,消费火热。在临沂,一场以文化“活化”为核心、深度驱动消费的精彩大戏正在上演。

  热度攀升

  多元业态点亮假日经济

  “文旅+”融合业态成为今年假期最鲜明的特色。科技与旅游的碰撞擦出新的火花——“水韵琅琊”千架无人机以夜空为画布,与红歌音乐会结合,打造古韵与现代交织的视觉盛宴;醉东风·乡村艺栈将机器人机器狗表演、稻田艺术展、国潮朋克集等潮流元素激烈碰撞,打造独具特色的赛博朋克美学实验场。文化与传统节日的深度融合也让这个假期格外有意义,中秋当日,提灯巡游、鱼灯飞舞、非遗盒子灯展等“国潮”活动在各景区点亮夜空,王羲之故居的花灯制作、奇石文化公园的草地音乐会,让游客在浪漫温情中共庆团圆。

  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假日消费注入新动能。夜幕下,蒙童胜境灯火璀璨,沙滩音乐和限定烟花将氛围感拉满;宝泉胜境“临沂千灯之夜·非遗火壶铁花秀”,让千年非遗技艺与现代灯光秀交相辉映;雪山彩虹谷·彩虹小镇鱼灯灵动巡游,打铁花如星火漫天,共同勾勒出临沂之夜独具魅力的风景线。这些夜游项目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,更显著拉动了二次消费。

  乡村休闲游在此次假期中表现格外抢眼。竹泉村晒秋景观、空中步道、秋千蹦床等设施让亲子家庭乐不思蜀;卧虎山“非遗演艺丰收节”通过“龟兔赛跑”“捉鸡”和“摸鱼”等趣味体验吸引游客接踵而至;册山首届稻香蛙鸣美食音乐季以稻田为幕布、蛙鸣为伴奏,让游客在稻香中品味质朴与浪漫。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活动,为久居城市的游客提供了难得的田园体验。

  红色旅游作为临沂的特色名片,在这个假期持续闪耀。《东高庄: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》实境沉浸文献剧场和《英雄孟良崮》实景演艺持续热演;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“影视文化节——跟着影视去旅行”活动;孟良崮景区工作人员与游客自发组成合唱队,手持小红旗齐声唱响红歌庆国庆,成为假日里最动人的风景。

  兵法“活”化

  博物馆成热门打卡地

  “不战而屈人之……妈妈,后面我要选哪个字?”“兵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10月7日上午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内人头攒动,在“制胜之道”展厅内,来自江苏的王女士带着孩子在智能触控屏前进行“兵学知识大闯关”。随后,她还与孩子一同参观了金色海昏特展,一睹两千年前的西汉密藏。

  “孩子通过VR设备走进汉代宴席现场,亲眼看到汉代人如何摆宴设席,激动得不得了。”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三楼的“探秘海昏侯国”数字沉浸特展厅内,市民刘先生正与双胞胎儿子交流体验后的心情。这个假期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特别开设“探秘海昏侯国”数字沉浸特展,让参观者们用VR打破时空壁垒,用AR唤醒历史细节,通过文物近赏,沉浸式观赏西汉海昏侯国的历史。

  作为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将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兵法》的智慧内核与AR、多媒体投影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。游客们不再止步于静态观摩,而是能“唤醒”竹简文字、参与“兵法闯关”游戏,在一场场战役中“运筹帷幄”。这种从“看文物”到“入情境”的转变,让博物馆人气爆棚。不仅如此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还推出“银雀山简书探兵学·‘声’临其境”“银雀山简博士开课啦”“强国有我·文武好少年”等系列活动,丰富游客参观体验。据统计,假期前七日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。

  人气如何转化为消费力?博物馆给出了答案。在文创商店内,“孙子兵法”文具、“武圣天团”IP文创盲盒让古老智慧潮起来;博物馆一楼设露天集市让游客在参观休息之余,享受特色美食;手机扫一扫,仅需10元,就能跟随VR音视频讲解,边听边看,了解文物历史……“博物馆+”模式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,大幅提升了非门票收入占比。

  全域联动

  “文化IP”激发消费乘数效应

  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热度并未止于馆内。它如同一个强大的文化IP发动机,其能量持续向外辐射。许多游客在参观结束后,自然而然地走入城市街区,品尝地道的沂蒙炒鸡,购买本地特产,形成了以兵学文化为起点的“城市漫步”线路。

  这种由核心文化景点引爆、带动全域消费的现象并非个例。在蒙童胜境度假区,以颛臾文化为核心的祭山祈福仪式,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文化参与者,感受蒙山文化。看完祈福仪式,走进6500平方米的沂蒙炒鸡园,《沂蒙山小调》的歌声与炒鸡香气一同缭绕,千人同时用餐。在宝泉胜境,千年非遗“打铁花”与火壶表演点燃热情,配合现代光影技术,营造出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氛围。皮影戏、佤族竹竿舞、篝火晚会等多样化互动项目,形成“白天体验+夜间点亮”模式,开启全时段文旅消费场景。

  临沂文旅部门通过精准的服务保障为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。面对降雨天气,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部分景区推出特许重游计划,临沭开通免费公交旅游专线,郯国古城设立“暖心驿站”提供热姜汤和雨衣。全市“亲情沂蒙”旅游志愿服务队以“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、不叫不扰”的贴心服务,成为临沂文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媛媛】